服务热线
86-021-37789590
1.2367
1.2367 是一种铬钼热作钢,与 AISI H11 热作钢相似,但钼含量较高,较高的钼使 DIN 1.2367 具有更好的热硬度和抗回火性,同时具有更高的可达到硬度和更深的淬透性。更常见的 H11 和 H13 热作钢,典型应用包括挤压工具、热锻模、热镦模、热剪切刀片、热冲头和心轴、热夹具模具和铜和黄铜压铸工具。
材料号:1.2367
EN牌号:X38CrMoV5-3
执行标准:ENISO4957工具钢
◎化学成分:
C0.35-0.4
Si0.3-0.5
Mn0.3-0.5
Pmax0.03
Smax0.02
Cr4.8-5.2
Mo2.7-3.2
V0.4-0.6
硬度HB:229
热处理说明
临界温度
Ae1:850℃
Ar1:853℃
硬化:
预热:为了尽量减少复杂工具的变形,使用双重预热:621-677℃,均衡,然后升至760-816℃并均衡,对于普通工具,仅使用第二个温度范围作为单次预热处理。奥氏体化(高温):从预热中迅速加热。炉或盐:1024-1080℃为最大韧性,使用1024-1038℃。为获得最大热硬度和抗热裂性,使用 1066-1080℃
淬火:空气、加压气体、温油或盐,
对于加压气体,需要每分钟约 28℃ 的最小淬火速率至低于 538℃ 才能在钢中获得最佳性能。
对于油,淬火至黑色,约482℃,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至66-51℃。
对于保持在538-593℃的盐,在盐中平衡,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至66-51℃,
回火:淬火后立即回火,典型温度范围为538-593℃,538℃以下不要回火,保温2小时,然后空冷至室温,需要双回火
退火:退火必须在热加工后和再硬化前进行。
以每小时不超过222℃的速度加热至732-788℃,并在该温度下保持每英寸最大厚度1小时,最少2小时,然后用炉以每小时不超过28℃的速度缓慢冷却至538 ℃。在炉内或空气中继续冷却至环境温度,所得硬度应最大为 235H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