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1799713
ARTICLES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1.4833不锈钢是什么标准

1.4833不锈钢是什么标准

更新时间:2019-10-29点击次数:1035

 

在今后的岁月里,希望能够继续得到您的信任关心与支持,欢迎您向上海隆继提出建议和批评,我们将以诚心诚信真诚和热情服务与每一位客户。我们将以百倍的努力和崭新的精神风貌服务于您,努力回报广大客户的厚爱,为您事业的成功尽我们微薄之力,我们一定能实现双赢的目标!
上海隆继1.4833是一种高铬低镍高淬透性马氏体不锈钢,1.4833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一般在850-1000 Mpa(条件T)布氏硬度范围248 - 302的拉伸范围内提供淬火和回火。1.4833具有非常好的腐蚀特性在一般大气腐蚀环境中具有耐受性,1.4833对温和的海洋和工业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耐多种有机材料,和石油产品,1.4833同时具有高拉伸和高屈服强度,以及在淬火和回火条件下的优异韧性。1.4833由于其优异的淬透性,能够通过硬化达到Rc44,具体取决于碳含量和截面尺寸。1.4833小型部分可以进行空气冷却,较大的部分可以进行油淬火,以达到大硬度 预硬化和回火1.4833也易于对氮化作出反应,实现典型的表面硬度超过Rc65。然而,1.4833氮化过程降低了耐腐蚀性,因此通常不推荐使用,除非其益处*考虑因素的关键应用。
1.4833广泛用于需要高拉伸强度,良好韧性和良好耐腐蚀性能的部件。
1.4833典型应用包括:飞机零部件,螺栓和螺母,紧固件,泵轴,螺旋桨轴,螺柱,阀门零件等。
1.4833在所有条件下都具有磁性。
如果您有任何想念或疑惑,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讨论您的需求。

 


 

品名:1.4833德国不锈钢
钢号:X12CrNi23-13
材料号:1.4833
执行标准:BS EN 10088-2
C:max 0.15
Si:1.00
Mn:2.00
P:0.045
S:0.015
N:0.11
Cr:22/24
CU:-
Mo:0.20/1.20
Ni:12.00/14.00
Others:Ti: 0.30/0.50

 


上海隆继 1.4833不锈钢中300系列应用:
类型301
 1.4833高强度等级,耐大气腐蚀。其明亮,有吸引力的表面使其成为装饰结构应用的选择。
类型302
 1.4833用于各种家庭和商业应用。在不锈钢家族中熟悉和常用的合金之一。例如冰箱,洗碗机和洗衣机
类型303
 1.4833非磁性奥氏体不锈钢专门设计用于显示出改进的机械加工性。医药和制药部件和零部件是常见的应用。
类型304
 1.4833用于各种家庭和商业应用。在不锈钢家族中熟悉和常用的合金之一。常见应用包括卫生,低温和含压应用,家用和商业用具,罐结构件和加工设备
类型305
 1.4833用于各种应用。另一种经常使用的合金,包括需要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拉伸能力的应用。示例包括书写工具,餐具,油罐盖和绘制的外壳
类型309
 1.4833用于高温应用,包括炉子部件 - 输送带,辊子,燃烧器部件,耐火支撑件,蒸馏器和烘箱内衬,风扇,管衣架,篮子和托盘,以容纳小零件; 热浓缩酸,氨和二氧化的容器; 与热yisuan和柠檬酸接触。
类型310 / S
 1.4833耐腐蚀性,包括输送带,辊子,燃烧器部件,耐火支撑件,蒸馏器和烘箱内衬,风扇,管衣架以及用于保持小零件的篮子和托盘等炉子部件。化工行业含有热浓酸,氨和二氧化,在食品加工业中,它们与热yisuan和柠檬酸接触
类型316
 1.4833用于高温应用,包括处理热有机和脂肪酸,船只轨道以及靠近海洋的建筑物的五金和外墙
类型317
 1.4833比常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更能抵抗一般腐蚀和点蚀/缝隙腐蚀。这些合金在高温下提供高抗拉强度
类型321
 1.4833稳定的不锈钢,在800-1500°F之间的温度下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应用包括锅炉和压力容器
类型334
 1.4833与传统的铬镍不锈钢相比,钛和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结垢性能。加热电加热元件
类型347
 1.4833稳定的不锈钢,在800至1500摄氏度的碳化铬沉淀气中暴露于温度之后,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辐射加热器,航空航天部件和炼油设备
类型348
 1.4833稳定的不锈钢在暴露于800-1500°F之间的温度下提供优异的耐腐蚀性。应用包括核能。

 

注:本文所载资料,是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所编写,目的是提供对我们的产品及使用的一般建议,因此不应该当做是描述产品特定性质的保证,或者被用于其它特定用途。每一个隆继金属的用户应当自己判断选择上海隆继金属产品和服务的适用性。上海隆继金属2019版本(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码加微信,了解最新动态

扫码加微信
021-37789590

Copyright © 2025 上海隆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sitemap.xml